春分已过,清明在即。全国由南到北进入一年一度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的大好时节。今年又恰逢国际森林年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召开全国绿化委员会第29次全体会议,时机选择很好,议题非常重大,意义非同寻常。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十一五”国土绿化成就,安排部署“十二五”和今年国土绿化工作。刚才,贾治邦同志再次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关于国土绿化和林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并代表全国绿化委员会,对2010年的国土绿化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十二五”尤其是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杜鹰同志代表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宣读了《关于表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送审稿)》,经审议原则通过,下一步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带动作用。张永利同志作了《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送审稿)》的编制说明,会后,请国家林业局和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大家讨论的意见尽快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后印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一五”时期国土绿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土绿化事业,“十一五”时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国土绿化的重大举措,首次召开了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开展了许多林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我们作出了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史上,尤其是农村和农业改革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出台了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完善了继续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广泛动员,狠抓落实,扎实工作。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国土绿化的深入推进,为生态状况逐步好转发挥了关键的支撑作用。国土绿化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过去5年,全国共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抚育中幼林3133万公顷,治理草地3333万公顷,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00万公顷。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资料显示,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森林蓄积达到137.21亿立方米,分别比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增长11.7%、2.15个百分点和10.2%。随着林草植被的逐年增加,我国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状况明显好转,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万公顷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7.17万公顷。国土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有效改善了国土生态状况,而且有力提升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二是国土绿化的深入推进,为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城市,通过城市规划建绿、旧城改造增绿、中心城区扩绿、庭院拆墙透绿、城郊生态屏障添绿等多种形式,推动城市绿化实现快速发展。从“十五”期末到“十一五”期末,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由105.84万公顷增加到149.45万公顷,绿化覆盖率由32.54%增加到38.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7.89平方米增加到10.66平方米。在农村,通过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加大了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力度,乡村面貌逐步改善。目前,城乡统筹、资源互补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居民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分享国土绿化成果。交通、铁路、水利、石油、冶金、部队、武警等系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认真落实绿化责任,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三是国土绿化的深入推进,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地在推进国土绿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使造林绿化工作得以良性发展。2010年,全国林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一些山区农民林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尤其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兴林富民注入了强大活力。全国累计确权集体林地24.31亿亩,占总面积的88.6%,7260万农户拿到林权证,3亿多农民直接受益。全国林地直接产出率由2003年的每亩84元提高到2010年的198元。同时,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断完善,全国共落实草原承包经营面积33亿多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6%。农牧民拥有的生产资料明显增加,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
四是国土绿化的深入推进,为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通过深入宣传发动,植绿、爱绿、护绿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每年都坚持参加义务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将军植树等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各地群众植纪念树、种纪念林已蔚然成风,成为人们移风易俗、借树寄情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参加义务植树27.7亿多人次,植树117.2亿多株。我国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生态立省”、“生态立市”、“生态立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已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已成为各地改善城市生态的重大举措。
五是国土绿化的深入推进,为巩固林业基础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支持国土绿化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国土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林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过去5年,中央林业投资达2979亿元,比“十五”增加80%。国家提高了营造林补助标准、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相继启动了造林、林木良种、森林抚育和森林保险保费等补贴试点,将32种林业机具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国家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金融扶持造林绿化政策取得重大突破,林权抵押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科学造林护林营林取得重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林区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为国土绿化事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体来看,过去的5年,是国土绿化工作经受严重自然灾害考验、再创佳绩的5年,是国土绿化功能逐步拓展、作用不断彰显的5年,也是国土绿化质量全面提升、成效更为明显的5年。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二是坚持改善生态状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兴林富民的工作目标,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国土绿化事业。三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工作原则,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四是坚持工程建设、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并重的工作格局,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五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改革创新和依靠法制建设的工作方法,为国土绿化事业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实支撑。这些经验,既是过去国土绿化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今后做好国土绿化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深刻认识加快国土绿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我国造林绿化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距离。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1/5,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90%左右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在退化。可以说,生态差距依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生态建设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国土绿化进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地做好国土绿化工作。
(一)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就必须坚决摒弃主要依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林业是庞大的循环经济体,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国土绿化进程,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状况、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而且可以增加森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林产品。必须继续加大国土绿化力度,切实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建设与保护,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是应对气候变化、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迫切需要。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成为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于吸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通过森林碳汇实现间接减排,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日益青睐,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势所在。在2009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庄严承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如期实现这一目标,是各级国土绿化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关系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大局和国家整体形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确定为约束性指标。必须继续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切实加强森林抚育,如期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任务,如期兑现我国作出的庄严承诺。
(三)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不少山区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山区发展步伐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是“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改变山区农村落后面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艰巨任务。山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发展的潜力在山,致富的希望在林。必须继续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产业结构调整,释放山区发展的巨大潜能,带动亿万农民增收致富。
总之,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所需、实现生态良好的民心所向、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势所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所在。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与国土绿化的自身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与国土绿化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与国土绿化的多种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国土绿化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国土绿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国土绿化事业的新局面
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国土绿化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现2020年林业“双增”目标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力度,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努力提高森林质量,为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林产品供给等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力争到2015年,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以上,森林蓄积达到143亿立方米,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6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改良草原面积累计达到5000万公顷,人工种草保留面积累计达到2500万公顷。为此,要切实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认真实施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今后10年国土绿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我们要广泛宣传《规划纲要》,统一思想、营造氛围、凝聚力量,形成推动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强大合力。要将《规划纲要》确定的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到省市县,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并严格检查验收,确保如期完成。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支持措施,为开展国土绿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调动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加快推进国土绿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今年要全面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继续完善森林保险、抵押贷款、林权流转、采伐管理、合作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林改成果。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完善国有林区改革试点。要通过全面深化林改,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完善林业政策措施,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与吸引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壮大国土绿化的力量。
(三)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这是推进国土绿化事业的伟大创举,是被30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大举措,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各级绿化委员会要在坚持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研究探索推进义务植树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除直接组织适龄公民参加植树活动外,还要积极鼓励适龄公民通过绿地树木认建认养、古树名木保护等多种方式履行植树义务,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努力让这项活动更有内涵、更具活力、更富成效。
(四)着力巩固国土绿化成果。当前,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重任务,面临着林地面积减少和森林守护难度加大的双重压力,面临着自然灾害侵袭和人为活动破坏加剧的双重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建设一片绿色已是极为不易,保护好一片绿色就更加困难。我们要在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的同时,加大绿化成果的保护力度。要及时修订森林法、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靠法律法规巩固成果。严格征占用林地绿地审批管理,依法严惩盗伐滥伐林木和非法占用林地绿地行为。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严防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维护森林草原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努力降低成灾率,不断提高防治率。
(五)切实加强国土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土绿化是一项群众性、公益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要继续完善地方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和部门绿化责任制,加大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和奖惩力度。特别是要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两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确保任务如期完成。要加强各级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设,健全机构,充实人员,保证办公条件和工作经费,为国土绿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志们,国土绿化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泽被千秋的伟大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再创“十二五”国土绿化事业新佳绩,为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